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南开大学哲学院贾江鸿教授受邀到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做学术名家讲座

日期:2021-06-15 点击数: 来源:


2021年6月10日星期四晚六点半,“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名家系列讲座第129场”顺利举行。讲座原计划线下举行,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最终改为在腾讯会议线上进行。本次讲座的主题为“笛卡尔的‘做梦怀疑论’及其消解”,主讲人为南开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贾江鸿教授。贾江鸿教授为国内笛卡尔研究知名学者,主要从事法国十七、十九世纪哲学及法国当代哲学思潮研究。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哲学系赵雄峰老师主持了本次讲座,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副院长王福生老师、西方哲学教研室主任郝鸿军老师、盛传捷老师等线上参与了讲座


贾江鸿老师首先介绍了笛卡尔的“做梦怀疑论”问题的缘起,他指出“做梦怀疑论”问题的关键在于做梦状态和清醒状态在本质上是否相似,这背后涉及到的是真实世界是否存在的问题。贾江鸿老师认为对这一问题的消解,首先需要对做梦怀疑“做梦怀疑论”两者进行区分。做梦怀疑是笛卡尔普遍怀疑的第二个步骤,而“做梦怀疑论”则是对笛卡尔的当代知识论解读。如果笛卡尔曾经提出“做梦怀疑论”,那么根据《第一沉思》,其准确的含义应是:由对感觉的怀疑所引发的做梦怀疑,不仅使我们对现实感觉及其相关的外在世界有所怀疑,而且还对其他真实的,或一般的东西有所怀疑。简而言之,我们可以将笛卡尔的怀疑论分为对感觉的怀疑、做梦怀疑以及普遍怀疑三个环节。

那么笛卡尔自己对所谓的“做梦怀疑论”又是如何消解的呢?贾江鸿老师以《第六沉思》的初步提示,以及霍布斯的质疑与笛卡尔自己质疑和回应为线索,最后指出笛卡尔的六个沉思是一个圆圈,第一沉思和第六沉思形成了某种闭合。在第一沉思中我们不能区分做梦状态和清醒状态,而在第六沉思的结尾处笛卡尔明确提出了区分二者的标准。但是笛卡尔似乎给出了一个自相矛盾的结论。一方面,笛卡尔认为我们无需区分做梦和清醒,另一方面,上帝又确保了我们对于清醒和做梦的区分。那么做梦和清醒的界限到底在哪里?

随后贾江鸿老师进一步讨论了索萨对笛卡尔“做梦怀疑论”的消解。索萨的第一种解决模式是将做梦作为一种想象。他把做梦看作是一种想象,看作是一种更薄的思维,从而把它和现实的、清醒的、更厚的思维区别开来。但这涉及道德问题是:既然做梦是一种思维,它涉及对事物的思考,它制造相信和信念,那么我们如何能确定它不能帮我们去构建知识呢?索萨的第二种解决模式就是从知识建构的必要条件入手的。他通过重新界定知识,把知识与我们的理智德性以及现实环境相结合,从而得出“我思,我是清醒的”的结论,由此在做梦状态和清醒状态之间划定了一条明确的界限,把做梦排除出了我思的范围。但是索萨对笛卡尔的做梦怀疑论的消解仍然是不充分的。


在最后一部分,贾江鸿老师又进一步分析了笛卡尔与索萨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萨特对想象的现象学考察为我们带来的可能启示。对于萨特来说,想象和做梦不仅属于我思的范围,而且通过对我们的自欺的存在类型的分析,萨特甚至赋予了做梦和想象一种更深层次的本体论的内涵。萨特将“我思”的认识论问题降至了存在论的地基之上,给出了认识是自为和自在的关系类型的论断。

讲座持续了两个小时左右,讲座结束后贾江鸿老师逐一回应了老师和同学的提问。本次讲座,贾江鸿老师以清晰的思路为我们讲解了笛卡尔“做梦怀疑论”这一经典问题的缘起与消解,让我们对笛卡尔的思想体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虽然讲座临时由线下改为线上进行,但大家参与的热情丝毫不减。最后,我校师生再次对贾江鸿老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2018级本科生方伟臣供稿